首 页 新闻速递 公示公告 美丽宜昌 场馆概览 省运微视 网上新闻中心
宜昌,这样打造国家体育消费城市 ——《宜昌市建设国家体育消费城市试点工作方案》解读

作者: 阮仲谋 卞健鑫来源:三峡日报发布时间 : 2021-03-15

  

  图为在宜昌举行的马拉松比赛中,选手奋力奔跑。

  

  在秭归举行的 “中国龙舟争霸赛”

  

  国内外选手齐聚枝江自行车拉力赛

  

  在市奥体中心举办的全国射击冠军赛

  

  宜昌冬泳协会长江抢渡赛 本版资料图片均由三峡日报全媒记者 付蓓蓓 摄

  2020年8月,宜昌市被国家体育总局确定为全国首批40个国家体育消费试点城市之一。今年3月初,我市专门出台《宜昌市建设国家体育消费城市试点工作方案(2021—2022年)》(以下简称《方案》),明确提出,到2022年,我市体育产业总产值要达到260亿元,实现体育产业增加值60亿元,占地区生产总值的1.33%。人均体育消费突破2300元,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口比例达到全市总人口45%以上。要通过提升“中国漂流之都”“中国龙舟之乡”等城市品牌影响力,打造以体育旅游为引擎的区域性体育消费中心城市。

  具体如何打造国家体育消费城市?《方案》明确提出了六大主要任务。

  1 打造四大特色集聚区,构建“体育+旅游”消费格局

  《方案》提出,要突破性发展体育旅游消费,探索通过发放体育消费券、康体消费卡等方式提振体育消费。突出宜昌资源禀赋,打造四大特色体育旅游消费集聚区,构建“体育+旅游”消费格局。

  以宜昌城区为主体,构建体育旅游综合消费集聚区。健全体育设施共建共享长效机制,引进知名体育商业项目,支持社会力量参与体育场地设施建设运营,充分盘活体育场地设施资源,全力建设“10分钟健身圈”。合理布局周边业态,构建以体为主、多业融合、有机衔接的体育“生态圈”,打造“一站式”文体商旅消费综合体。

  以夷陵、五峰为主体,构建冰雪旅游消费集聚区。积极推进“冰雪南展”,支持五峰滑雪场、夷陵区百里荒滑雪场开展冰雪季系列惠民活动,拓展冰雪季旅游产品,举办省级以上青少年冰雪冬令营等各类冰雪赛训活动,不断壮大冰雪运动消费群体。

  以秭归、兴山、远安、枝江等滨水项目富集地区为主体,构建水上体育旅游消费集聚区。大力推动漂流、龙舟、皮划艇、桨板、路亚(钓鱼)等水上体育项目,支持秭归徐家冲港湾国家级龙舟训练基地及秭归九畹溪漂流、兴山朝天吼漂流、远安横鼎漂流、枝江金湖等景区转型升级,以旅引赛,以赛促旅。

  以夷陵、长阳、宜都、枝江、当阳等户外休闲项目富集地区为主体,构建户外休闲运动消费集聚区。积极支持夷陵区西陵峡越野赛、西塞国秘境越野赛,高标准打造越野车赛、山地车公园项目。积极支持长阳清江纵渡、枝江环百里洲自行车骑行、汽车越野、宜都天龙湾、当阳关雎河畔、当阳玉泉山·关陵等市场主体丰富体育消费产品业态,提升体育消费服务质量。

  2 推动竞技优势项目,引领特色体育消费新风尚

  《方案》提出,要依托羽毛球、举重、排球等本地优势体育项目,积极争取国家级、省级高水平运动队集训(转训)基地落户宜昌。支持西陵省级跳水体操基地、长阳举重馆、五峰牛庄重竞技馆、宜都天龙湾水上训练基地、当阳沙滩排球训练基地等项目建设。加大“奥运续金计划”“体育争光计划”落实力度,发挥宜昌籍优势项目领军人才在体育消费中的引领作用,放大体育明星效应,以竞技体育引导体育消费风尚。推动市级体育俱乐部建设。支持西陵、伍家岗、夷陵、枝江、五峰等地拳击、羽毛球、击剑、足球、电竞、台球等体育俱乐部建设,对在国际、国内大赛中取得优异成绩的俱乐部及其培养的人才,按照《宜昌市体育争光奖励办法》给予奖励。

  3 发展体育竞赛表演业,全力打造“体育赛事之都”

  《方案》明确提出,要积极引导体育观赏性消费,以市奥体中心和市体育中心体育场馆群为核心,以周边县市中型场馆为补充,形成具有辐射带动力的区域性体育竞赛表演功能区。鼓励体育健身企业和体育场馆运营机构开展连锁经营,输出管理和品牌,形成5-8家具有核心竞争力的自主品牌。

  按照“一县一品,一乡一品,一企一品、一校一品”原则,全面开展体育赛事活动。精心打造宜昌马拉松、远安田野马拉松、中国龙舟争霸赛、中国宜昌自然水域漂流大赛、中国三峡超级越野赛、中国宜昌汽车场地越野赛、全国大众高山滑雪赛、中国长江环百里洲自行车赛、“湖北长阳·清江画廊”全国公开水域游泳挑战赛等特色群体类体育品牌赛事。

  招引国内知名体育赛事经纪公司、文体旅融合创新企业落户宜昌,积极培育本土专业性强、市场化程度高的体育赛事经纪类企业,组建体育赛事引进、创(承)办的“宜昌队”。鼓励各类市场主体引进重大国际、国内体育赛事。制定《宜昌市品牌体育赛事名录库》。

  4 补齐体育制造业短板,培育体育装备制造骨干企业

  《方案》提出,要坚持择优引进与转型培育相结合,培育一批骨干企业,构建较为完善的体育装备制造产业链。以湖北体育产业交流大会、湖北·武汉青少年体育博览会为契机,抓好体育产业招商引资,引进更多市场主体落户宜昌。

  引导宜都、当阳、枝江等制造业基础较好地区大力研发生产、推广销售体育装备、运动器材等产品,并优先纳入本地全民健身设施设备政府采购目录。积极推进体育用品智能制造,鼓励企业积极研发新型运动健身指导装备、可穿戴式运动设备、虚拟现实运动装备等。重点支持特色体育用品制造,鼓励企业加快研发并量产龙舟、漂流、冰雪运动和房车露营等特种装备、特色用品等。

  5 大力发展体育培训业,提升体育消费市场活跃度

  《方案》提出,要积极开展“双百培训”(百名管理精英、百名经营骨干)和“双百活动”(百名大学生进百企、百名干部结百企),创新举办体育企业品牌选树活动和体育产业专业技能大赛。大力发展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体育培训。支持职业教育学校开设体育专业班(系),大力培养高水平体育从业人员。积极支持击剑、攀岩、滑翔伞、台球等小众运动项目培训,提升体育消费市场活跃度。成立体育培训行业协会,制定行业规范,加强行业自律。

  6 落实惠民利民政策,积极培育体育消费新业态

  《方案》明确提出,要顺应体育消费发展趋势,落实体育惠民利民政策,积极推进体育与旅游、教育、科技、医疗、文化等行业融合发展,拓展体育产业发展领域。

  鼓励学校引进优秀退役运动员等专业人才入校任教,将青少年提高身体素养和养成健康生活方式纳入教育重点内容,确保每名学生熟练掌握至少1项终身受益的运动技能。

  鼓励开发以移动互联网、大数据、云计算技术为支撑的体育消费服务平台,提供健身设施查询预订、社会体育指导员咨询、体育培训报名、体育商品销售、体育赛事信息、体育赛事报名、体育新闻推送等综合服务。

  鼓励大型体育场馆打造城市体育服务综合体,推动体育与住宅、休闲、商业等联动开发。推动体育场馆和全民健身设施智能化改造,推出“沉浸体验式”运动健身项目,打造“交互式体育馆”。

  鼓励医疗系统创造运动医疗行业新模式,将运动康复针对人群逐渐从运动员群体转向大众人群,发挥体育锻炼、运动医学在“治未病”、健康促进等方面的作用。

  鼓励文创企业提高创新研发能力,差异化发展本土精品赛事衍生纪念品、特色运动项目个性化产品等体育文创类产品。

  三峡日报全媒记者 阮仲谋 卞健鑫 通讯员 田庚

热点新闻
热点图片